臘味芥蘭頭煲仔飯

臘味芥蘭頭煲仔飯的做法步驟圖,怎麼做好吃

煲仔可以説是粵菜中比較著名的一種,鹹香可口,而且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主菜(一般是葷菜,臘味、排骨、滑雞等;雖然也有素食的煲仔飯)。本人生活在粵菜遍地的温哥華,但滿意的的煲仔飯卻是可遇不可求,如果能在異國他鄉的寒冬吃上一口地道的家鄉味,真是幸福得要上天了~ 煲仔飯看起來簡單,但其實大有學問,可謂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煲仔飯。這個菜譜介紹的是我們家母親大人的做法,在傳統的臘味煲仔飯的基礎上加入了芥蘭頭,有借鑑菜飯的做法,使口感層次更為豐富,也增加了纖維素的攝入。前些天邀請朋友們來參加家宴的時候做了這個,備受好評,應要求寫了這個菜譜,和大家分享交流哈~
為了方便海外黨購買材料,我的用料表都儘量備註上英文 ε٩(๑> ₃ <)۶з

PS:
1. 這個菜譜適用於2L左右的小土鍋,大概是5-6個人的分量,請大家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行調整材料的用量哦;
2. 標有“注#”的請看最後面的小貼士;
3. 做的過程中還沒有寫菜譜的打算所以沒有拍步驟照,只有一個成品圖,我會盡量描述清楚一點,如果有什麼疑惑的歡迎留言或私信交流哈;
4. 對於做飯我是很嚴謹的學院派,所以可能會比較囉嗦一點,請大家見諒。感謝你們的耐心閲讀。

用料  

工具
2L砂煲/土鍋 claypot *注1 1個
炒鍋(首選鐵鍋) wok / stir fry pan 1個
米飯
長秈米(首選絲苗米) long grain white rice *注2 450克
糯米 glutinous rice *注2 50克
主料
廣式臘肉 Cantonese-style dried cured pork belly *注3 200克
廣式臘腸 Cantonese-style sausage *注3 2根
芥蘭頭/菜頭 turnip cabbage (aka. kohlrabi) *注4 1個 (約500克)
幹瑤柱(可選) dried scallops (optional) *注5 10粒
幹蝦米(可選) dried shrimps (optional) *注5 20粒
配料&調味料
洋葱 或 紅葱頭 onion or shallot *注6 50克
小葱 scallion/green onion *注7 20克
芫荽/芫茜/香菜 cilantro 20克
純花生油 pure peanut oil *注8 2湯匙 (2 tbsp)
醬油(味極鮮/生抽) light soy sauce *注9 2湯匙 (2 tbsp)
食用鹽 table salt 1茶匙 (1 tsp)

臘味芥蘭頭煲仔飯的做法  

  1. 秈米和糯米混合均勻,洗淨,涼水浸泡約1小時後瀝乾備用。

  2. 幹瑤柱、幹蝦米涼水洗淨,浸泡備用。(如果不用這兩種材料的,此步驟可忽略。關於是否選用的考慮,請閲讀“注5”)

  3. 芥蘭頭、洋葱(或紅葱頭)切成丁;
    臘肉、臘腸切幾片以備鋪在表面裝飾,其餘也切成丁(如果不喜歡廣式臘腸腸衣韌韌的口感,可以先把腸衣剝掉);
    小葱切葱花,芫荽切碎。
    (考慮到後面放材料的順序,切完後可以把芥蘭頭和臘肉臘腸放一起,其餘均分開放置備用)

  4. 2L砂煲放入500mL清水用大火燒開(注10),然後把步驟1中浸泡後瀝乾的米均勻放入砂煲,此時水和米的體積一共佔砂煲的3/5到4/5。保持大火再次燒開後,轉中火煮2分鐘後再轉小火直至飯八九成熟(水分基本已幹),再放入後面步驟5炒制的材料。(在煮飯的過程中請隨時留意是否出現燒乾水或粘鍋底的情況,如果有的話馬上熄火)

  5. 在步驟4的飯進入小火模式後,開始做煲仔飯的主料和配料:炒鍋洗淨擦乾後燒熱,倒入花生油(熱鍋冷油),依次放入洋葱(或紅葱頭)、鹽、醬油、幹瑤柱(選)、幹蝦米(選),邊放材料邊翻炒幾下,然後同時放入臘肉臘腸和芥蘭頭,翻炒1分鐘後,加2湯匙(2 tbsp)清水翻炒均勻,調至中火(不蓋鍋蓋)燒2分鐘,熄火。
    (這2分鐘是否翻炒看個人喜好:翻炒的話水分乾的較快,材料更有香氣,芥蘭頭偏爽脆口感;不翻炒的話水分乾的較慢,材料更為濕潤多汁,芥蘭頭偏軟嫩口感)

  6. 將步驟5中炒好的材料放入步驟4中八九成熟的米飯中(如果想讓米飯更入味可以拌勻),鋪上步驟3準備好的裝飾用的臘肉片和臘腸片,蓋上蓋子燜至米飯全熟。

  7. 即將食用時撒上葱花和碎芫荽,拌勻即可享用。(如果沒有小葱就只需芫荽,詳見“注7”)

    臘味芥蘭頭煲仔飯的做法步驟圖,怎麼做好吃 第2張

小貼士

注1:
砂煲(土鍋)在第一次使用之前,建議先洗淨煮一鍋,注的過程中不斷攪拌,煮成順滑的粥後熄火,任由粥在鍋中放置一夜,讓陶土的小縫隙被填滿。然後把粥倒掉,不建議使用哈。

注2:
地道的煲仔飯用的多數是絲苗米,因為這種米油潤晶瑩、米身修長、柔韌適中,米味濃郁。絲苗米屬於長秈米,在北美的分類中屬於long grain white rice。如果買不到絲苗米,可以看看有沒有同屬長秈米的茉莉香米(jasmine rice),如果也沒有就選擇一般的long grain white rice。選米的時候要望聞問切——
望:米身瘦長,這樣的米直鏈澱粉(amylose)含量高,煮出來的飯粒粒分明,而且容易煮出鍋巴(煲仔飯的精華),而短一點的米(short/medium grain)支鏈澱粉(amylopectin)含量高,粘性相對較大,煮出來的飯沒有那麼爽口。糯米中幾乎全是支鏈澱粉粘性很大,但是我們家的配方是450克的長秈米+50克的糯米,是因為如果全用秈米的話口感會比較幹,加一點點糯米會增加吸水性,口感更好;
聞:好的米一聞就能聞到米香,新鮮乾淨的米聞起來沒有異味,而陳米可能會有受潮的味道;
問:買米的時候,可以問問售貨員哪些米是長秈米,因為有時候自己找可能會看不全,而售貨員相對熟悉貨物,問一問可能會有新的發現;
切:(僅適用於散裝米,或已經買回家打開包裝的米)選用乾爽的、硬度較大的米。潮濕的米不新鮮,硬度較小的米通常是粘性較大的短身米。

注3:
最理想的廣式臘腸臘肉是生曬的 (太陽下暴曬風乾),很乾身,香味很濃。但是在加拿大的華人超市買到的都是工廠生產、機器烘乾的,少了點味道。建議到一些小的燒臘店問一問他們的臘味是不是生曬的,如果是的話就毫不猶豫地買下來~實在買不到的話,也可以選擇大統華自產的臘腸臘肉。臘腸要選純豬肉的(要看清楚,因為有一些是雞肉+豬肉的),臘肉基本上都是五花腩,不想吃太肥膩的話可以自己把最上層的脂肪去掉。

注4:
芥蘭頭要選新鮮脆嫩的,首先顏色要翠綠,然後上面的小莖上的葉子要完整。顏色發黃發棕或小莖上葉子掉落的芥蘭頭沒有那麼新鮮。

注5:
幹瑤柱和幹蝦米不是必須的,只是錦上添花的作用。如果能用上的話可以增添菜品的鮮香,稍微中和一下臘肉臘腸的油膩。

注6:
洋葱vs紅葱頭的選擇。選洋葱的話,吃起來更有口感;選紅葱頭的話,炒出來的味道更香。

注7:
有小葱的話用小葱+芫荽,沒有的話只需要芫荽。千萬不要用大葱!千萬不要用大葱!千萬不要用大葱!味道真的差很遠的。

注8:
買花生油的時候,一定要看清楚是“花生油”還是“花生香味食用油”/“花生調和油”,前者是純花生油,後兩者及類似措辭的都是花生加了其他的油(例如菜籽油、橄欖油),增加了omega-3脂肪酸含量,更為健康但是花生的香味不濃。我們家一直以來用的“獅球嘜”(一個香港品牌)的“初搾濃香花生油”(最貴) 或 “純正花生油”(其次)。

注9:
我們家最喜歡用的是味事達(家鄉廣東開平的品牌)生產的的味極鮮醬油(含黑豆),色澤清亮,味道濃郁鮮美。注意:味極鮮是一種添加了穀氨酸鈉(monosodium glutamate/MSG,味精的主要成分),和5'-呈味核苷酸二鈉(disodium 5'-ribonucleotide)或其組成成分5’-肌苷酸鈉(disodium 5'-inosinate)和5’-鳥苷酸二鈉(disodium 5'-guanylate),的醬油。由於MSG和5'-呈味核苷酸二鈉的協同作用,對鮮味有極大的提升。這些都是合法且安全的食品添加劑,不需要談之色變,但由於含有大量的鈉,不適宜長期大量食用,高血壓、高血鈉、容易水腫的人更要控制攝入。如果買不到味極鮮,也可以選擇生抽,但千萬不要選老抽,顏色會很深從而影響品相。

注10:
我用的爐子是西式的電熱片爐,比中式的明火爐的火力小,也不容易燒出鍋巴。請大家根據自家的爐子的火力,自行調整烹飪時間。